(Cover Photo Source: “Powderday @Krippenstein” by klauskrumboeck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2.0 )
滑雪比賽經歷數十年演變,發展不同的風格與形式,滑雪者有的喜歡輕鬆逛山,有的喜愛野雪,有的熱愛平地花式(Ground Trick),有的則常跑地形公園(Park),各式各樣的競賽類型隨之形成,滿足選手與觀眾的偏好。 至今所有滑雪賽事大致可分為兩大類:高山滑雪(Alpine)與自由式滑雪(Freestlye)。
高山滑雪起源於瑞士,是順著高山的斜坡地形向下滑雪的競速競賽,可分為以下類別:
速降賽(Downhill)
速降賽屬單板滑雪最早的賽事種類(1982, Suicide Six),通常設定男子選手賽事的起點與終點海拔差距約800-1000公尺,女子選手則為500-700公尺,直接比從起點滑至終點間哪位選手最快。
小迴轉賽(Slalom)
Slalom賽事稱為迴轉賽或曲道賽,小迴轉賽通常要在兩個不同的滑道中滑行兩次,在滑行中,選手要經過多個高約0.75公尺,寬4到6公尺的旗門,旗門由紅色與藍色所組成,男子賽的旗門約有55-75個,女子賽則約40-60個,選手以S-Turn交替穿插過每個旗門,只要有沒經過旗門的即會被判失格(扣分),最終會將兩次滑行的成績相加,倘落有失格行為,則會再加上處罰時間,總使用時間越低則排名越高。
大迴轉賽(Giant Slalom)
大迴轉賽的難度比小迴轉賽賽更高,同樣是進行兩輪滑行,但大迴轉賽賽則是兩次滑行都在同一場地進行,滑行距離約小迴轉賽的兩倍,且旗門會重新安置,選手依樣兩次滑行後,總時間相加,時間越低則排名越高。
混合式滑雪賽
混合式滑雪則是將速降賽與迴轉賽合併賽事,選手會先進行速降賽,在進行兩道小迴轉賽,男子選手要滑行1080至1440公尺,而女子選手則要滑行740至1060公尺。
自由式滑雪則起源於美國,當時美國年輕人不論是在街舞、滑板、滑雪都開始嘗試一些高難度且有創新性的技巧,因而受到關注,也因此開始形成大型賽事與奧運賽事項目,其評分以技巧為主,包含動作的難度、創新性、完成性等不同面向共同評分,賽事類型有以下幾類:
大跳台賽(Big Air)
大跳台賽如其名,選手從起點出發後會經過不同的大跳台,於空中展現技巧,並加總所有分數,最高分者獲勝,最早於2003年開始在X Games與FIS世界盃列入比賽項目。
U型雪道賽(Halfpipe)
U型雪道賽又稱半管賽,其賽道就是長型U字型,選手從起點開始會於賽道中來回跳起,於空中與U型邊界展現技巧 。
障礙技巧賽(Slopestyle)
障礙技巧賽是賽道中有許多不同的跳台與杆類道具,選手在比賽中可以自行選擇不同的技巧動作來通過這些障礙。
越野滑雪賽(Boardercross)
越野滑雪賽跟前述的技巧評分較不相同,較像高山滑雪的賽制,速度快者獲勝。但與高山滑雪不同之處在其賽道較長較窄,充滿著高低坡與弧形轉彎,且通常是四到六名選手一起參加,非常考驗選手在高速下的控制力,競速的刺激感非常高。